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我在碧山等您(历史篇):北漂打工人李白的职场治愈游

2023-08-19 10:02:00 来源:中新皖事微信公众号

编者按


(相关资料图)

开门见山,推窗见绿,生态宜居,气候宜人。近年来,黟县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幅绘就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田园画卷正徐徐展开。【我在黟县乡村等您】专题,将集中展现黟县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新时代风貌。

《长安三万里》的热映,给我们展现出一个不一样的李白。

我们印象中的李白,应该是不沾人间红尘的“青莲居士”,或是淡泊名利藐视官场的“谪仙人”,但历史中的李白,虽才华横溢,却仕途不畅。

1000多年前的长安,就像如今的北上广深,无数年轻人远离故土,忍受着高昂的生活成本,跌跌撞撞地在它的璀璨灯火中寻找机遇,追求梦想。哪怕是浪漫的唐朝诗人李白,也难逃“北漂”打工人的命运。

离乡漂泊,仕途失意,让李白苦闷已久,想要出逃此般繁华,找寻一处陶渊明式的理想之境,治愈身心。

据史料记载,李白曾入黟寻访一位名为许宣平的隐士,虽访而未得,却与如诗如画的碧山风景和名仕薛稷的励志故事撞个满怀,深受触动。

薛稷,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出身名门,却曾被下派远离长安的偏远地区黟县担任县令,后通过自身努力,平步青云,封为晋国公,官居一品。

碧山则曾是隋代歙州州衙所在地,据相关推测,黟县的县衙大概率当时也在碧山一带,即薛稷当初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被人传为薛稷仕途的“风水宝地”,自然便成了李白必去的宝藏打卡点。

相传,当年李白在碧山逗留了很长时间,一方面是陶醉于碧山秀美的自然山水,另一方面则是从艺术和仕途皆为通达的薛稷事迹中体悟到了人生与职场的真谛。

同样是才华出众,薛稷甘受孤寂清苦,仍不惧挫折,拼搏奋进,受到百姓拥戴,不断得以升迁。“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一切无疑让李白一扫往日颓态,振奋起十二分精神,重新注入满腔热血。

满怀对未来前景的信心,李白在给朋友催促离开黟县的回信中便写下了:“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其中真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碧山之行后,相信人们将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李白。

当然,在李白身上,我们同样能看见当代职场人的缩影。

于是,一代一代的人们追寻着李白的足迹,探索碧山,或释疑解惑,或疗愈自心,找寻各自心中期待的答案。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不妨,我们今天也试着徜徉在黟县碧山村的历史变迁中,感受这个千年古村的当代魅力。

如今的碧山村地处黟县县城北郊,又名三都,为明代黟县十二都之一。东晋哀帝隆和元年(公元362年)建村,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有确切记载的历史可追溯至隋代。

村名源于山名,山乃村落紧紧依偎之碧山,自西向东延伸,“千山环之,四望皆碧”。

碧山左右分别流经霁水和漳水,东面漳水出自章山,绕碧山而过,又一路东南下,归入浙江。

山水有清音,自有好山水者闻声而来,山水赋予碧山村特有的人文内涵。从宋代汪氏迁居于此,至明代“螽诜诜,麟振振,烟火万家,九代相见”,清代“村东漳水往东流,傍水人间尽画楼”,人们一代代在此耕读传家,繁衍生息。

隋唐:府基初现,逐水而居

当时碧山称“黄陂”,为歙州州治,府基是如今“八房厅”祠堂所在,位于村落中心偏南处。唐代,村中逐水而居,建筑多分布在枧溪带,如孝子桥、石盂崇福院等。

宋代:汪氏定居,造园题壁

宋代,汪氏五十七世宗明公迁居黄陂(今碧山村)。1098年,汪氏族人在水口处建双溪桥。南宋时期,枢密院参知政事汪勃辞官返乡,在村西南修建自宅培筠园,并捐资修建土地堂。据《黟县志》描述,乾道年间,石盂崇福院改为汪勃追修之地,重命名为“遵孝寺”。

时值南宋开禧丁卯年,汪勃后人汪助等人从湖北还乡,汪纲、汪绶等人在村,既是同族相亲,又是文人相惜,十二人一拍即合,携游遵孝寺,返还途中将未尽的游兴刻于章山石壁,即为“章山题壁”。十二人来此并非烧香礼佛,更多是游览风景,缅怀先人。

这一时期,村中保留着祭祀祖先与土地神的习惯,受到汪勃返乡归隐的影响,村中文风兴起,有园林建筑产生,村落范围从以前的漳河上游向村西南方向扩展。

明代:宗族兴起,祠堂鳞立

明代,三都(今碧山村)汪氏因四处从仕、从商,汪氏宗族内出了许多名宦乡贤,带来经济文化思想上的发展,人们普遍崇祀孝义。

汪氏子孙在碧山下地势较高处开始兴建祠堂:支祠十三座、统宗祠两座,形成“十三门”祠堂,主要街道人字街、前升街、后升街形成,呈现一派“螽诜诜,麟振振,烟火万家,九代相见,抑且名公巨卿,衣冠相继,文人硕士,腺痒接踵”的繁盛景象。

这一时期,纵横方向的村庄道路已产生,村落建设主要由汪氏主导,出现大量支祠和统宗祠,分布较为集中,祠堂与民居间有组团关系。

清代:多姓杂居,烟火万家

1736年,汪氏后人为纪念先祖葵公与贵公,在村口培筠园以东的空地上,并列修建宗祠大本堂与支祠惇大堂。

1782年,在有漳河流经、地势较低的更南处修建云门塔。鄱阳胡克家于云门塔落成后造访碧山,并写下《造碧山云门书屋塔记》。

此时的碧山村,由于人与自然的长期互动及清代宗族的繁荣发展,风景多被赋予了人文意义而被重新想象。在建造中,人们不仅注重同自然的和谐关系,也关注功能及对宗族的影响。建成后的云门塔为宗族带来了名望,也留下了无数的诗歌作品。

清末,村东漳河两岸迁来了何氏宗族,借助茶林古道的天然地理优势做盐运生意,之后村西迁来了李氏、王氏、查氏等宗族。各宗族间有竞争,也有合作,共同承担村中修桥、修路、通渠等公共事务,“各类社会活动或公共事业出现了股份化经营、商业化运作的特点”。

此时,村中文风兴盛,商业发达,崇祀孝义,秩序井然,村景如《黟县四志》《何韻笙兄游碧山文峰塔》中所咏,“四面溪山疑罨画,万家烟火接东西”。

晚清至民国:百废又兴,李何崛起

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在徽州开展拉锯战,长达十年之久。碧山的许多古祠堂和民居也在此间被烧毁。1912年,汪氏“十三门”族人对大本堂进行了重建,新建筑采用日本进口洋灰,改成西欧形式,后进天井和寝殿形式不变。

太平天国拉锯战与清廷盐政改革,对于主要从事运盐生意的何氏带来经济损失,后何氏决心另辟生路,于村落东北处经营起油厂。直到20世纪前期,由于宗族制度衰败和战争影响,何氏才逐渐衰落。

民国初,以李凤岐为代表的李家,在漳河沿岸做起买卖生意,在李风岐的影响下,漳河以西的东头街上,逐渐出现药铺、金铺、剃头店、糕点店、猪肉店、轿子店等,人一生所需在此街一应俱全,其繁华景象今日的碧山老者仍念念不忘。同时有金家搬入碧山村东面,在东头街以西空地上建起金家祠堂,今日尚存。

由明而清,村落道路继续从北向南发展,并由中部向两边扩展,主要街道由中部的人字街、横街转向东边商业街东头街。各宗族建造祠堂与民居,主要建筑由中部的汪家祠堂向两侧的何家和李家等转移。

新中国成立至1986年:转变进行时

新中国成立以后,村落祠堂等古建筑的功能和形式也随之变化,如变为粮站、学校等,但碧山村的基本形态和道路网络并没有太大变化。

1986年,碧山乡辖管6个行政村,其中碧西、碧东分开而治,两个乡政府分别设立于西面素行堂、东面大经堂。同年,大本堂、明睦堂被整体拆除,惇大堂拆去后进。

此时,碧山村从一个以文人、官僚、商人为主体的徽州血缘村落,转变为以农民为主的皖南农业村落。

1987年至今:农村长出了城市

随着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热潮席卷皖南。

1987年,黟县开始发展旅游业,黟县县委明确提出“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

2000年,宏村、西递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同属黟县的碧山村逐渐走入公众视野。

2008年,碧山乡并入碧阳镇,碧东碧西二村合并为碧山村,这一时期,人们积极修路,安装路灯,疏浚沟渠,重新发现了古民居和祠堂的价值,对荒废的建筑展开一系列改造重建与利用。

……

近些年,碧山村坚持传承文化特色,挖掘旅游资源,推进业态聚集,创新推出特色民宿、研学体验、乡土美食等系列旅游产品,泰来山庄、碧山工销社、云贤研学、猪栏酒吧、府基山庄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发展民宿客栈42家。同时,重点做好云门塔、猪栏酒吧、碧山工销社等一批网红打卡点的宣传等。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得到进一步提高。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从隋唐的碧山中得以精神焕发,而历史又在李白的碧山之上重新堆叠出价值的高度,眨眼间,便向我们扑面而来……也总能让我们从其厚重之中读懂什么,带给我们千年文脉的无限惊喜。

作者:叶智成

关键词: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15-2022 南极技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